• 家庭醫生在線首頁 > 新聞-產經 > 醫院動態 > 正文

    驚險!8cm的“異物”掉入1.8kg的早產寶寶細如發絲的血管……

    2023-11-13 10:30:37      

    臍血管置管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的常用措施,主要用于靜脈給藥、靜脈營養、采血、有創血壓監測、換血治療等,可減少危重及早產寶寶反復靜脈穿刺、留取動脈血標本的痛苦;同時也可以持續進行有創血壓監測,保證搶救用藥及藥液輸注暢通,被譽為是病情危重的新生寶寶,尤其是早產兒,低體重新生兒的“生命線”。

    但是,如果這條置管斷在血管里,不僅意味著掐斷了為患兒輸送藥物液體的“生命線”,還在患兒身體里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近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孫善權主任團隊,黃景思副主任醫師與許偉濱副主任醫師創新制定手術方案,內外科完美配合,助力基層醫院成功為一名體重僅有1.8kg的早產寶寶行臍動脈置管斷裂取出手術,完成了一次“取斷端,保血管,防狹窄”的教科書般的操作。


    32周早產寶寶闖關路上,“生命通道”變“生死難題”

    胎齡僅有32周的心心(化名)是一名發育極不成熟,出生僅有巴掌大小,呼吸微弱,四肢松軟,皮膚透明的“早產寶寶”,出生后需要依靠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因為“胎齡早,體重低,病情重”,救治過程中需要克服很多道關卡,醫生需通過臍動脈管置管為心心監測血壓變化,做血氣分析,更好的掌握病情變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雖然小心翼翼但這條救命的臍動脈置管還是發生了并發癥-臍動脈導管斷裂,當地醫院行影像學檢查可見一段長為約8cm殘余管道留在腹主動脈內,末端位于第9胸椎上緣,隨時可能隨血流進入心臟,導致患兒心包填塞、胸腔積液、異物栓塞、心律失常、遠期血栓,感染等并發癥,情況危急,需盡快取出。


    1.8kg的寶寶動脈內徑不足2mm,傳統方法遇“瓶頸”

    據文獻統計,這類并發癥十分罕見,處理棘手,國內外報道較少。常規的方法是微創介入取出異物,選擇大小合適的血管鞘,連接圈套器,在超滑導絲引導下將圈套器經過動脈送入斷端相鄰的位置,然后在X線成像下用圈套器撈取導管斷裂殘端。微創介入首選股動脈穿刺,但心心的體重僅有1.8kg,股動脈的內徑僅有1.1mm,細如發絲,連最細的鞘管都無法進入,更別說用圈套器抓取了。


    唯一的穿刺入路是頸總動脈,但是頸動脈內徑2.2mm,能勉強置入5F 鞘管,可臍動脈置管3.5mm,即使圈套器抓住 亦無法順利通過5F 鞘管套住取出體外。擺在面前是一個兩難的局面,瞬時難住了所有人,如何從這么細的血管里取出這么長的殘端?還能保護術后頸動脈血管不出現狹窄等不良的并發癥?

    內外聯合,技術改良創新解難題

    經過遠程線上會診后,孫善權主任團隊大膽嘗試,技術創新,決定采用內科外科聯合的手術方式為患兒取出斷端,保血管。

    第一步,黃景思副主任醫師做外科頸總動脈切開探查。為了防止遠期頸動脈狹窄導致腦部供血不足,黃景思醫生利用一片薄如紙翼的生物補片先縫制一條大小合適的“煙卷式人工血管”,然后再將頸總動脈分離,將縫制好的“人工血管”連接在2mm的頸總動脈上。這個過程十分精細,縫制的“人工血管”不能過大或過小,過小起不到“拓寬道路”的效果,過大又與患者的頸總動脈不吻合,1小時后,患者一條通暢的新的動脈通路建立了。


    第二步,許偉濱副主任醫師內科介入抓取導管斷裂殘端。術中使用圈套器,將臍動脈置管和血管鞘歸攏于同一空間中,通過圈套器快速成功抓住臍動脈置管斷斷端,順勢將其成功拉出體外。


    整個過程配合默契,一氣呵成,僅用了1小時20分鐘,成功“排雷”。心心術中、術后生命體征一直平穩,術后無并發癥。許偉濱醫生介紹,近年來臨床上動靜脈置管廣泛應用,導管相關并發癥也時有發生,其中較嚴重的就是導管松脫和斷裂。由于臍部留置導管柔軟且細長,有一定韌性,松脫后在復雜的心腔和大血管血流沖刷作用下變換位置及形態,若導管移位到心腔,可誘發心律失常;移位到肺動脈,可引起肺栓塞,嚴重危及生命。

    這例手術的成功實施,為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在心血管異物取出術方面積累寶貴經驗,是心臟中心內外科聯合的成功案例,同時也標志著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團隊介入技術日臻完善,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本文作者: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 樂微 主管護師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 許偉濱 副主任醫師

    圖片來源: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

    (責任編輯:家庭醫生在線 通訊員:王舒華)

    相關推薦

    文章關鍵詞:

    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牽頭制定的國家級標準 《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正式發布

    2023年5月13日,由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大科主任陳前軍、芳村醫院乳腺科主任劉曉雁牽頭制定的國家級標準----《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中醫……詳細>>

    君實生物首次公布特瑞普利單抗圍手術期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三期研究數據,疾病復發、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達60%

    北京時間2023年4月21日,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宣布,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詳細>>

    中山六院蘭平、左濤團隊有新發現:身體里的“第二大腦”腸道菌群竟然影響你防御新冠的能力?

    近日,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六院胃腸病學研究所所長蘭平教授和胃腸病學研究所副所長左濤研究員團隊于國際病毒學知名雜志Journal of M……詳細>>

    胃腸腫瘤有新的治療方法嗎?聚焦前沿新發展 第九屆廣州胃腸外科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胃腸道腫瘤是我國的高發腫瘤,其中包括了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等,其發病原因與生活方式、遺傳以及病毒感染等密切相關。在過去,胃腸道腫瘤的檢……詳細>>

    支援東莞再出發!廣東省中醫院260人醫療隊負責石排鎮、常平鎮人員的核酸標本采樣工作

    根據省衛生健康委的統一安排,6月21日早上,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再次派出由260名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隊,分別從大德……詳細>>

    • 馮小燕

    • 陳如沖

    • 李躍

    • 傅應云

    專家答疑少精癥患者一定會不育嗎?

    廣東省中醫院 專家在線解答網友疑惑

    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